十年无捷径:在交易性行业中赢得信任的经验教训

十年前的今天,我创办了一家小型营销公司,目标是帮助房地产经纪人获取更多客户。

我当时没有什么宏伟计划——只是刚刚被解雇,账单却还得交。我原本正在和另一家公司接洽,那家公司算是“行业相关”但并非真正属于房地产行业。

为了暂时维持生计,我决定先帮一些经纪人做营销。我本以为这只是过渡期的临时工作,等新工作落实了就结束。但几周后,我的收入就超过了之前的全职工作。从那以后,我再也没有回头。

这家公司开始有了自己的生命力。成长很快,但中间也经历了不少挫折。多年来,它成了一个房地产营销的实验室,为全国的经纪人、团队和供应商提供服务。这让我看到了行业的规律、痛点,还有那些台上没人谈论的东西。

然后,它带我进入了人生的新篇章:接手《房地产杂志》的运营。虽然我每天依然在思考营销,但现在我有机会站得更高,看清整个行业如何前进。

营销真相

注意力 ≠ 权威
观看量高不代表你在打造一门好生意。我有的视频播放量六位数,却一个客户也没带来;也有的视频只有 500 次播放,却带来了六位数的营收。建立与“对的人”之间的信任,才是目标,而不是追求最大观众量。

清晰胜于聪明
很多人在广告和文案上过于“聪明”,结果适得其反。大多数时候,清晰直接才是王道。告诉别人你帮助谁、你做什么、怎么与你合作——别让人猜。

简化你的观点
如果你的广告、电邮、社交帖让人看得太费劲,那就不会转化。简单,才有可扩展性。

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
我获得的一些最重要机会,来自于在当下“看似不合理”的无偿帮助。五年前帮了某人五分钟,可能今天就变成一笔大生意。

很多人太早放弃了
投了一次 Facebook 广告没客户?于是就说 Facebook 广告不行。寄了一轮明信片就说区域营销没用?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情况。人们太容易放弃。“坚持”很重要。持续出现、始终如一,是非常有力量的生意工具。

思维转变

没有“银弹”
没有什么单一的策略可以解决所有问题。你大多数该做的事其实早就知道,只是需要持续执行,并在过程中不断改进。

学会放下
别人对你无礼,往往是因为他们自己生活中的问题。他们会误解你的动机,往你身上套标签,甚至自己脑补一段剧情。别费力去纠结这些事,放下它,专注于你自己和真正重要的人。

有些想法行不通,有些尝试会失败。很多人担心别人会怎么评价这些失败。

但你还记得其中几个吗?人们其实忘得比你想象得还快。

不过,这种恐惧还是存在。我当时很兴奋能买下 REM,但也很害怕。我知道它的历史、它所承载的关注度,还有如果我搞砸了会是什么样。但你必须去做那些让你害怕的事——它值得。

还有一点:不要因为别人“看起来成功”就以为他们一切都很顺利。多年前,有人跟我说:“你现在肯定赚翻了。”而我当时心想:“我连这个月账单怎么付都不知道。”

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些外人看不到的东西。专注于你的工作,不要把社交媒体上的光鲜看成全部真相。它是个精致的空中楼阁。

享受其中(否则就离开)

刚开始的时候,很难拒绝钱。但我给自己定了个规则:如果一个人打来电话,或者名字出现在通知栏上,我只要看到这个名字就翻白眼?那他们就不该是我的客户或合作伙伴。你应该享受自己的工作,也享受与你共事的人。世上有足够多的生意可以与喜欢的人一起做。

没有什么是“必须做的”

你不一定得拍视频,也不一定得玩社交媒体。这些东西当然有帮助,但你也完全可以一年成交 100+ 单,却不碰它们。你真正需要的是:清晰的策略、持续的执行、以及不断进步的决心。仅此而已。

经验不是都一样的

在行业里待十年,不代表你拥有十年的经验。可能只是把一年经验重复了十次。要从自己做的事中学习,而不仅仅是“熬过去”。

执行层面的教训

清除障碍
大多数项目不是因为不可行而失败,而是因为中途有阻碍。找出那个障碍,判断是否值得清除。值得就清除,不值得就换条路。

必须有“投入”
如果有人想和你合作、向你学习,或者做项目,但他们不愿意投入金钱、努力、或承担风险——那他们就是不认真。这对客户、合伙人、项目都适用。

“我们一直都这么做” = 警讯
这句话几乎总是意味着低效。这个行业有太多习惯是因为“别人也这么干”。你应该质疑所有默认设定。

不要只向房地产行业学习
只听“实战经验”的人,会把自己困在旧模式里。作为一个曾经靠“我是持牌经纪”做差异化的人,我得说:这被高估了。我最好的点子、最能帮助客户的成果,很多都来自行业之外。好点子无处不在。你的职责就是找到它们,然后用起来。

这些经验塑造了我对增长、领导力和长期主义的理解。它们成就了 Just Sell Homes,也正在影响《房地产杂志》的未来。

十年过去,工具变了,但使命没变:帮助真正专业的人做有意义的事。

如果我必须用一句话来总结这十年?

提供帮助。保持一致。表达

感谢过去十年中每一位客户、合作者、批评者和朋友与你们的交集。

我对 REM 的未来、以及我们在整个行业里正在建设的东西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充满期待。

敬下一个十年。

——Andrew Fogliato
《房地产杂志》出版人

多加一个教训,为什么不呢?
大胆开口,去要你想要的东西。联系那些你觉得“太大牌不可能答应”的人。去争取合作、介绍、反馈和机会。我听过的 “不” 比 “是” 多得多。大多数不会有结果,但那些有结果的,可能会改变你的一生。

上传:加国易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