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ch : GTA房源充足,但房屋仍然负担不起

大多伦多地区房市曾现脆弱复苏,八月行情再现裂痕

今年大部分时间,大多伦多地区(GTA)的房地产市场似乎正在经历一场脆弱的复苏。然而,这一局面在8月份出现了明显的转变。

当月成交量为5,211套,略高于去年同期,但经季节性调整后,这是自3月以来的首次月度下滑。价格方面仍承压——基准房价降至978,100加元,连续九个月未见上涨。更令人意外的是,下跌最严重的房产类型,甚至令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感到意外。

独立屋与公寓领跌市场

市场普遍认为,市区(416地区)的独立屋相较于公寓应更具抗跌性。但实际上,416独立屋录得本轮周期中最陡峭的跌幅之一,同比下降超过10%,是核心地区中所有独立产权物业中跌幅最大的一类。唯一表现更差的是905地区的公寓,同比下跌10.6%。这并非轻微调整,而是近年来最深度的价格修正之一。

其他房型也未能幸免。除了416区的联排别墅价格同比上涨约1%外,几乎所有类别的平均售价都在下跌。对于投资者和开发商而言,这一小幅上涨可能预示着一种潜在的再开发机会——如果独立屋与联排之间的价格差继续拉大,或将推动将独立地块改建为多单元联排式住宅(townhouse-style multiplex)的可行性。但这更多是一种小众利好,而非市场主流趋势。

挂牌量激增,买卖博弈天平倾斜

当前市场的最大看点不仅是价格下滑,更是库存的激增。8月份的在售房源(active listings)同比激增22.4%,创下历史同期第二高涨幅,仅次于2025年5月的41.5%激增。

且供应端动能丝毫未减。9月历来是房源增长的月份,初步数据显示,有望再创纪录。去年8月到9月之间的库存环比增长了5%。而2025年当前库存水平已同比高出20%至40%,若再录得类似涨幅,GTA市场将进入前所未有的“供给过剩”区间。

这一失衡正在改变市场主导权。选择变多,买家议价能力增强。拒绝市场价格发现的卖家将面临更长的销售周期。挂牌天数(DOM)从29天上升至33天,许多物业通常需要一个月至两个月才能成交。

成交上升,原因不在市场信心

多伦多地产局(TRREB)及部分看涨分析师可能会强调成交量同比上升,但数据背后真正的原因是:更多人入市是因为价格下跌,而非市场信心或基本面改善。

7月时,成交量一度超过新增挂牌量,似乎显示出需求正在赶上供应;但8月情况逆转,新增挂牌上涨9.4%,成交仅增长2.3%。供应增长再次超过需求增长,显现出典型的买方市场特征正在加剧。

更广泛的政策难题

加拿大央行正面临重启降息的政策压力。货币宽松可能会吸引边缘买家重回市场,但若没有通过提高收入与增加可负担住房实现结构性改善,降息很可能再次引发投机炒作。单靠低利率无法解决“有供应但无可负担性”的市场结构问题。

与此同时,TRREB呼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,以支撑城市发展。这才是更持久的解决方案:将住房供应与居民收入、交通系统和城市服务相匹配。否则,市场只会在信贷周期的推动下,在“繁荣与崩盘”之间反复震荡。

对买家与开发商的现实意义

对买家而言,当前是少见的有利谈判窗口。挂牌时间延长与库存增加意味着抢购潮正在消退,取而代之的是议价空间。但真正的风险不是“买不到”,而是“买贵了”——尤其是在价格可能于秋季继续走弱的背景下。

对开发商来说,“永久短缺”的假设已不再成立。基于供给受限假设而立项的项目可能表现不佳。最有竞争力的开发商将是那些能交付适合家庭居住的户型、租赁型产品,以及混合收入社区的企业——这些产品更能抵御市场波动和投机周期的冲击。

房市折射经济走向

GTA房地产市场一直是整体经济的晴雨表。目前的市场疲软正与安省出口放缓相对应,钢铁与汽车产业受美方关税压力影响较大。房市曾是复苏引擎,但如今已无法单独支撑经济。

未来市场是稳定还是继续修正,将更多取决于结构性调整,而非利率走向。只有当房价与收入匹配、库存与需求匹配、住房政策与21世纪经济现实相符时,市场才可能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。

上传:加国易居